漯河市食品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大力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实践“五共”合作模式
发布日期:2020-10-07 18:54:13 浏览量:
近年来,学校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校企“双主体”育人。
一是开展集团化办学。省教育厅于2008年4月依托我校组建河南省食品职业教育集团,并在此基础上于2013年5月成立了河南省食品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目前已召开五届年会,集团成员发展到109家,包括43所职业院校、11家科研单位和55家省内骨干食品企业。职教集团成立以来,有效加强了集团成员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不断扩大集团规模;紧紧围绕当地产业开办专业,积极开展定向培养和订单教育;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新模式;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推动双师型队伍建设,促进院校成员专业建设。整体提升了我省食品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二是开展订单教育和定向培养。学校先后与漯河双汇集团、南街村集团、传家宝食品有限公司、君来菌往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河南白象集团、中大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华冠养元饮料有限公司、郑州思念集团、万家集团、南京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上海永和大王餐饮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在食品加工、食品质量检验、食品包装、食品机械、食品营销5个骨干专业设置了16个订单班,订单培养学生876人。
三是深化产教融合建立特色二级学院。学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在骨干专业与企业共同建立特色二级学院:与河南双汇集团共建了“双汇商业学院”;与河南大匠烘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了“大匠烘焙学院”;与河南中标检测服务有限公司共建了“中标检测学院”;与京东集团共建了“京东电商学院”。
四是成立校企合作组织及机制。学校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委员会由学校、政府、行业、企业人员组成,统筹推进学校的校企深度合作工作,并制定了《校企合作委员会工作制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学校职业教育专家、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组成,校企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全过程,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模式,并制定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制度》。2个重点建设专业群同时成立了系部层面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各专业的行业特点积极开展工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是校企师资交流。学校出台了《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管理办法》和《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规范了我校专业课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双向交流。学校先后派出159名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强化实践技能的提高,了解企业行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设备、新标准,提升专业课教师技能水平。同时先后聘请112名企业行业专家、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学校兼职任教。校企双方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学校教师主要讲授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及部分专业课,企业行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及能工巧匠主要讲授主干专业课和指导实习实训,提高了我校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4.学校产教融合情况
学校在河南省食品职业教育集团基础上,校企合作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以订单教育、定向培养为切入点,服务漯河市及河南省食品产业,努力践行与产业集聚区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形成了校企专业共建、校企课程共担、校企基地共享、校企教材共编、校企师资共训的“五共”校企合作模式。
目前,学校正在大力推行校企“五共模式”。一是校企专业共建。利用“河南省食品职业教育集团平台,紧紧围绕当地产业开办专业,先后与漯河双汇集团、南街村集团、三剑客奶业公司、小帅才食品公司、中大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河南中标检测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定向培养,实施订单教育,在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机械等骨干专业开设冠名订单班。由学校、政府、行业、企业人员共同成立了校企业合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特色课程体系。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和职业能力需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专业职业能力和通用职业能力,按照专业能力模块,基于工作过程,本着“必需”和“够用”原则,构建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特色课程体系。骨干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学时达总学时2/3及以上,顶岗实习总学时累计达一年。二是课程共担,校企双方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学校教师主要讲授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及部分专业课,企业行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及能工巧匠主要讲授主干专业课和指导订单学员实习实训为主。人才培养过程由校内培养和到企业实习实训、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环节来共同完成。学校规范了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过程中教学延伸和育人延伸工作,初步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三是教材共编。校企双方按照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共同编写订单班教材。坚持“必须、够用”原则,紧密结合企业实际,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特色。利用编写省教育厅职教室校企合作精品教材的契机,学校认真组织编写工学结合校本教材(讲义)。在教材编写中采取“双主编”制和“1:1”制。“双主编”制即一个学校教师主编,一个企业行业专家主编。“1:1”制即编写人员一半是学校教师,一半是企业人员。四是师资共训。学校专业课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强化实践技能的提高,了解企业行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设备、新标准,提升“双师型”队伍建设水平,近年来,骨干专业课教师均有到行业企业实践锻炼不少于2个月的经历。同时聘请28名企业行业专家、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学校兼职任教,提升课堂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五是基地共享。学校和企业共同完善了食品加工实训基地、食品检测实训基地、食品机械实训基地、食品营销训练中心、食品包装实训基地、电子商务实训基地,确保了骨干专业都有完善的实验实训条件,保障实践教学和教学模式改革的顺利展开。同时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依托双汇集团、三全集团、思念集团等企业成立了75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促进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和随岗就业。
由于校企合作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双证书率和就业率显著提高,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多数已成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骨干。
通过近年来的实施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既缓解了产业集聚区和企业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状况,又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初步形成了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多赢”的局面,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涌现了与临颍产业集聚区和辖区企业“政校企合作模式”等典型案例。。学校被评为河南省校企合作和校区合作先进单位。
一是开展集团化办学。省教育厅于2008年4月依托我校组建河南省食品职业教育集团,并在此基础上于2013年5月成立了河南省食品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目前已召开五届年会,集团成员发展到109家,包括43所职业院校、11家科研单位和55家省内骨干食品企业。职教集团成立以来,有效加强了集团成员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不断扩大集团规模;紧紧围绕当地产业开办专业,积极开展定向培养和订单教育;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新模式;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推动双师型队伍建设,促进院校成员专业建设。整体提升了我省食品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二是开展订单教育和定向培养。学校先后与漯河双汇集团、南街村集团、传家宝食品有限公司、君来菌往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河南白象集团、中大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华冠养元饮料有限公司、郑州思念集团、万家集团、南京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上海永和大王餐饮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在食品加工、食品质量检验、食品包装、食品机械、食品营销5个骨干专业设置了16个订单班,订单培养学生876人。
三是深化产教融合建立特色二级学院。学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在骨干专业与企业共同建立特色二级学院:与河南双汇集团共建了“双汇商业学院”;与河南大匠烘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了“大匠烘焙学院”;与河南中标检测服务有限公司共建了“中标检测学院”;与京东集团共建了“京东电商学院”。
四是成立校企合作组织及机制。学校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委员会由学校、政府、行业、企业人员组成,统筹推进学校的校企深度合作工作,并制定了《校企合作委员会工作制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学校职业教育专家、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组成,校企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全过程,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模式,并制定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制度》。2个重点建设专业群同时成立了系部层面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各专业的行业特点积极开展工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是校企师资交流。学校出台了《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管理办法》和《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规范了我校专业课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双向交流。学校先后派出159名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强化实践技能的提高,了解企业行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设备、新标准,提升专业课教师技能水平。同时先后聘请112名企业行业专家、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学校兼职任教。校企双方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学校教师主要讲授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及部分专业课,企业行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及能工巧匠主要讲授主干专业课和指导实习实训,提高了我校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4.学校产教融合情况
学校在河南省食品职业教育集团基础上,校企合作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以订单教育、定向培养为切入点,服务漯河市及河南省食品产业,努力践行与产业集聚区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形成了校企专业共建、校企课程共担、校企基地共享、校企教材共编、校企师资共训的“五共”校企合作模式。
目前,学校正在大力推行校企“五共模式”。一是校企专业共建。利用“河南省食品职业教育集团平台,紧紧围绕当地产业开办专业,先后与漯河双汇集团、南街村集团、三剑客奶业公司、小帅才食品公司、中大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河南中标检测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定向培养,实施订单教育,在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机械等骨干专业开设冠名订单班。由学校、政府、行业、企业人员共同成立了校企业合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特色课程体系。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和职业能力需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专业职业能力和通用职业能力,按照专业能力模块,基于工作过程,本着“必需”和“够用”原则,构建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特色课程体系。骨干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学时达总学时2/3及以上,顶岗实习总学时累计达一年。二是课程共担,校企双方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学校教师主要讲授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及部分专业课,企业行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及能工巧匠主要讲授主干专业课和指导订单学员实习实训为主。人才培养过程由校内培养和到企业实习实训、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环节来共同完成。学校规范了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过程中教学延伸和育人延伸工作,初步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三是教材共编。校企双方按照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共同编写订单班教材。坚持“必须、够用”原则,紧密结合企业实际,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特色。利用编写省教育厅职教室校企合作精品教材的契机,学校认真组织编写工学结合校本教材(讲义)。在教材编写中采取“双主编”制和“1:1”制。“双主编”制即一个学校教师主编,一个企业行业专家主编。“1:1”制即编写人员一半是学校教师,一半是企业人员。四是师资共训。学校专业课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强化实践技能的提高,了解企业行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设备、新标准,提升“双师型”队伍建设水平,近年来,骨干专业课教师均有到行业企业实践锻炼不少于2个月的经历。同时聘请28名企业行业专家、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学校兼职任教,提升课堂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五是基地共享。学校和企业共同完善了食品加工实训基地、食品检测实训基地、食品机械实训基地、食品营销训练中心、食品包装实训基地、电子商务实训基地,确保了骨干专业都有完善的实验实训条件,保障实践教学和教学模式改革的顺利展开。同时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依托双汇集团、三全集团、思念集团等企业成立了75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促进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和随岗就业。
由于校企合作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双证书率和就业率显著提高,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多数已成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骨干。
通过近年来的实施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既缓解了产业集聚区和企业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状况,又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初步形成了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多赢”的局面,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涌现了与临颍产业集聚区和辖区企业“政校企合作模式”等典型案例。。学校被评为河南省校企合作和校区合作先进单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