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食品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情况简介

发布日期:2020-10-07 18:47:15 浏览量:

        “漯河食品教育”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豫政〔2014〕75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攻坚二期工程的意见》(豫政办〔2017〕110号)中明确提出重点培育和打造的具有河南产业特色的六大职业教育知名品牌之一。漯河市食品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是河南省唯一一所食品类中等职业学校,主要为漯河中国食品名城和河南食品工业大省万亿食品产业培养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学校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校”“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双高校建设单位”“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管理强校”等荣誉称号,也是“河南省食品职业教育集团”牵头组建单位和“河南省食品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牵头单位。
        一、学校规模
        学校现有在校生8067人。近年来紧紧围绕漯河中国食品名城和河南食品工业大省万亿食品产业设置专业,开设有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食品加工方向)、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食品检测方向)、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食品机械方向)、农产品营销与储运专业(食品营销方向)、农产品营销与储运专业(食品包装方向)、食品生物工艺、烹调工艺与营养、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电器应用、机电技术应用等12个专业,为社会培养了近5万名技术技能人才,有力地支撑着漯河中国食品名城建设和河南食品工业强省建设。
        二、师资队伍
        多年来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建立了一支水平较高、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目前专任教师432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58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74%。学校重视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和校企师资双向交流,先后制定了《“1211”工程师资队伍提升工程计划》《“双师型”教师认定管理办法》等文件,建立并实施了“教师由教书匠到教育工作者、由理论教师到双师教师、由骨干教师到专业带头人”的分级达标机制,从而使团队核心教师通过行业企业培训认证,考取了工程师、技师等资格证书,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各级培训、校企协商等途径,推动专业教师迅速丰富企业经历,提升双师素质,全部专业课教师均有到企业进行每年不低于2个月(3年不低于6个月)的实践锻炼经历,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在量和质两个方面大幅度提升。
        三、实训基地
        学校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按照满足课内实践、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需要的建设思路,本着“校企共建,互利互惠”的原则,开展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条件大为改善,生产性实训比例大大提高,校外实训基地的长效管理机制初步形成。目前,学校建有肉品工艺、乳品工艺、饮料工艺、焙烤工艺、发酵工艺、休闲工艺、速冻工艺、理化分析、微生物检测、食品分析检测、智能制造、电商实战等47个专业实验实训室,校内实验实训设备价值3853.6万元。并依托双汇集团等成立了7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有力保证。
        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全面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新模式,确定了培养主体“学校和企业相结合”、课程开发“专业课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教学“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教学场所“教室与实训室相结合”的“五结合”改革思路,使“双主体育人”的理念落实到人才培养过程的主要环节,有效地提升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训练水平。各专业根据本专业的行业背景和专业特点,在系统设计、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五、校企深度合作
        学校充分利用河南省食品职业教育集团和河南省食品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两个平台,推进校企合作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以订单教育、定向培养为切入点,服务漯河市及河南省食品产业,努力践行与产业集聚区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形成了校企专业共建、校企课程共担、校企基地共享、校企教材共编、校企师资共训的“五共”校企合作模式。
        目前,学校正在大力推行实施校企“五共模式”。一是校企专业共建。紧紧围绕当地产业开办专业,先后与漯河双汇集团、南街村集团、三剑客奶业公司、小帅才食品公司、中大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河南中标检测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定向培养,实施订单教育,在食品加工、食品检测、食品机械、食品营销、食品包装等骨干专业开设冠名订单班。成立了双汇商业学院、大匠烘焙学院、中标检测学院、京东电商学院等特色二级学院。由学校、政府、行业、企业人员共同成立了校企业合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和职业能力需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专业职业能力和通用职业能力,按照专业能力模块,基于工作过程,本着“必需”和“够用”原则,构建了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特色课程体系。骨干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学时达总学时60%以上。二是课程共担,校企双方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学校教师主要讲授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及部分专业课,企业行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及能工巧匠主要讲授主干专业课和指导订单学员实习实训为主。人才培养过程由校内培养和到企业实习实训、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环节来共同完成。学校规范了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过程中教学延伸和育人延伸工作,基本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三是教材共编。校企双方按照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共同编写订单班教材。坚持“必须、够用”原则,紧密结合企业实际,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特色。利用编写省教育厅职业教育教研室5本校企合作精品教材的契机,学校认真组织编写校企合作教材。在教材编写中采取“双主编”制和“1:1”制。“双主编”制即一个学校教师主编,一个企业行业专家主编,“1:1”制即编写人员一半是学校教师,一半是企业人员。同时编写32本校企合作校本教材(讲义)。四是师资共训。学校专业课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强化实践技能的提高,了解企业行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设备、新标准,提升“双师型”队伍建设水平,近3年内,骨干专业课教师均有到行业企业实践锻炼不少于2个月的经历。同时聘请112名企业行业专家、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承担主干专业课教学和指导实习实训课程,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五是基地共享。学校和企业共同完善了食品加工实训基地、食品检测实训基地、食品机械实训基地、食品营销训练中心、食品包装实训基地、电子商务实训基地,确保了骨干专业都有完善的实验实训条件,保障了实践教学和教学模式改革的顺利展开。同时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依托双汇集团等企业成立了75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促进了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和随岗就业。由于产教融合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双证书率和就业率显著提高,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有力地支撑着漯河中国食品名城建设和河南食品产业的发展。
        六、党建和德育工作
        学校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学校坚持永葆马克思主义的鲜亮底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办学育人全过程,教育引导学生自觉肩负历史使命,积极投身伟大实践。开展“红色成功学”系列教育,实施“六大训练”(习惯训练、心理训练、领导力训练、价值观训练、创业训练、营销训练),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重德强能,勤业报国”的优良校风。建立了上下联动、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建立了工会组织和共青团组织,制定了工会和共青团工作制度,按照各自章程开展工作,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七、社会培训
        学校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规模与质量并重,招生规模位居全省前列,双证书率和就业率显著提高。积极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职业院校师资培训、行业及企业员工培训、农民工培训、雨露计划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等方面的服务,近年来共培训学员2万多名。利用社会服务平台突出服务区域食品产业,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加强科技咨询、科技推广和联合研发,为企业直接创造效益2.3亿元以上,推动了漯河市及河南省食品企业科技创新。